痛苦,是自己造成的,因为不能分解,不能协调,不能释怀,不能融合,所以成了包袱,成了压力,成了痛苦。
痛苦与人于己有好处否,答案是;让自己更加不堪,亲者痛,仇者快。
我们中国人的含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我们的痛苦,我们不善于走出自己的环境,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搞窝里斗,成了我们的惯性思维。
因为这样,我们每到一个企业诊断,业主都几乎100%问,你们在这个行业多少年了,而我们的回答是中国很多行业、尤其工业品行业经营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企业尚处于推销阶段)就是因为我们的被塞习惯思维,我们自以为是造成的;所以,我们顾问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来讲,需要跨越两到三个行业,做过总监以上岗位的人员方可胜任,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现状要求太高了,非此条件而不能胜任;这样回答后,业主多是无言,因为,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中小企业现实。
我们太爱面子了,甚至为了面子可以牺牲效益,为了面子可以否定成果,为了面子可以牺牲优秀人才,牺牲价值和利润,我们的企业文化造成的,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提出“中西融合”是大势所趋,需要在中国思维模式基础上,融合西方智慧,中小企业业主也迫切需要走出自己设置的发展障碍,思想转换如“情理法与法理情”的转换。
不否认我们很多的业主,至从改革开放以后,胆子大,抓住了机遇,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取得了一定得成功,没有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在政经时代只要有勇气走出来就能赚钱的事实;没有商品,何谈其他因素。
“然后很多以此为标准自以为是的超过现状认识的不在少数人”没有认识到在经营发展今天,已到了智能化思想整合的经营时代,要靠的是多方面的整合,才能形成竞争力的现状,若藐视外部存在的一切,以自我中心,拒绝接受外来思想,排斥和抵触与自己思想不合的人才环境,将渐行渐远,脱离了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最后让企业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的,不在少数,这是现状。
一方面是生存和发展的困难,中小企业的发展现实,融资渠道的艰难,缺乏有效的渠道和途径,另一方面还在于自身思想的局限造成的。
前不久我们组织了一个论坛“中小企业发展优势”我们认为,核心力建设,二是建立自身机制,三是营销、价值链整合和商业模式建制,为前景;
我们不比国企,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先天优势,有的只是怎么整合自己、建立机制,能够根据自己所处阶段,和核心特点,建立起现代高效的运营制度,就可以通过有效途径走融资这条路径;既可以通过渠道融资,又可以在相应优势项目上,通过相关投资路径找到出路;前提是优势与机制的整合。
船小掉头快,中小企业通过自己的核心优势,理清和整合自己的价值链,以及建立属于自己商业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途径,这几年,无论以连锁形式组合上下游的,还是通过有效定位,品类构建、游戏规则制定的很多成果企业来讲,都形成了自身的核心优势,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企业不在少数。
这几年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获得成功的,无论是“贝发集团”文具链条的整合,还是“盛雅伦”指甲钳标准制定模式,无论是“聚成模式”上下游学习卡整合,还是“流行美”附加价值操作模式,等获得成功的中小企业,无不是走出自己所设定的框架,所在的行业,通过整合和延伸,或像广州电信和广州公交的混业整合模式,前提条件都在走出自己的环境,然后才找到了自己发展空间这样的现实基础的。
渠道是另一块融资的途径,民间资金在今天的中国来讲,还是相当充裕的,哇哈哈和格力都是渠道经营获得成功的典型的案例,但前提是需要建立自己的渠道体制;今天我们很多的中小企业,跟自己上下游关系非常的紧张,原因是在账期上没有形成规律管理模式,缺乏诚信,大家都学习“苏宁”和“家乐福”等终端类金融模式,圈钱用资模式;所谓行业不同,操作方式千差万别,岂可都能模仿的;要想建立自己的优势,就需要整合,建立自己的核心力,在价值链上有一定的话语权,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链,形成自己发展的未来优势,通过共性文化来组合,按照共性规则行为处事,才可与时俱进。
上面通过中小企业现状分析,这些条件都是以业主的高瞻远瞩为基础的,这要求业主需要走出自己的产业,行业,到价值链甚至外业找发展的灵感,要突破自身的限制,一方面需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开阔自己的心胸,格局和视野,走出自身认识和理解的误区。
这些年,许多中小企业主出来读MBA,现在流行国学热,姑且不谈收获几多,先要看到一个事实,由于利益关系和员工惯性思维的缘故,业主,董事长和总经理,不是问题解决的最佳人选,甚至组织成员也不是最佳的,所谓术有专攻尔,业主需要看到这样的一个现状,需要积极根据企业现状设定合作的条件,这需要理性对待。
大多数中小企业最大的困境是,缺乏传承机制,导致人才断层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对于骨干人才实施制度投鼠忌器,怕人才流失,企业的经营效益在此就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企业无法有效拓展,人才队伍跟不上,这个还是企业机制上的问题。
再者是业主只有正确看待资源的分配和物质、精神、环境的平衡,企业才能够健康发展。
大多数企业主不明白,企业是企业人的企业,而不是某个人的企业道理,认为是自己的,结果是,员工还怎么会有激情努力呢,你的企业,我是打工的,企业有问题跟我什么关系啊,这就是理念认识上的问题。
“小企业自己的、大企业组织的、团队的、大家的,国家的,世界的”这就要求业主要大气,明白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赚钱只是一个方面,让更多人获得成功,获得发展才符合了企业发展的规律,只有大家认为企业大家的,才有了归宿和使命,否则就只有你个人或者几个人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无法发展就不奇怪了,业主只有避免小富即安的思想,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明白取舍,明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规律,才能更好的有为。
每个人的精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和各种因素制约,逐渐改变自己思想和行为,明白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不要追求完美,让包括自己在内的人员,在合适时候做合适的事情,不要高估自己,要多借团队或者外力的作用来完善自己组织和团队。
因地制宜,因势而为,开放自己,正确面对荣辱得失,以大局为重,就能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世间一切自有定论,当更多考虑除了自身之外的所有人利益的时候,通常社会会评论为企业家,企业家会更多在业主本身利益基础之外考虑别的利益因素,这个似乎也是不能强求,顺势而为已,人为名为利而作为,成功是成功之后总结出来的,人生天地间,只要无愧,则不憾此生耶,想来无此忧虑为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