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宏,姜俊宏讲师,姜俊宏联系方式,姜俊宏培训师-【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姜俊宏:姜俊宏管理 :生命的意义!“活在当下”的三个行动
2016-01-20 13322

常有人在讲人生要“把握当下”,但是说的比做的简单,到底要怎么做?“当下”岂是五指一合,就能够轻松把握住的?


被未来给绑架的人真心多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是高中时有位老师分享的,她有位大学同学,毕业后进了一间很大的杂志社工作,日以继夜地工作,相当拼命,因此不久后就升格为杂志的副总编辑,然后继续日以继夜地工作,有一天他终于病倒了,我的老师到医院去探望他,问:“这一次你学到什么教训?”他回:“下次我应该要事先买更多的保险。”我的老师很无奈:“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要继续不顾身体的‘拼命’,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保险,然后身体就可以生更多的病?”


我们常常像这样被“未来”绑架,为了很多还没有发生的事感到恐惧、害怕,忽略了自己“当下”的状态与感受,被恐惧驱动,做出一些可能偏离自己真正内心的决定。


那位朋友被“未来”冲昏了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在“当下”所发出的声音,结果就是为了未来还没有产生的害怕,产生了“保险”的心态,我们可以猜测这是他为了他所定义的幸福,所愿意付出的牺牲。但是,一个无法让“现在”的自己幸福的人,有办法让“未来”的自己幸福吗?


当然啦,说不定在他眼里生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不是他,所以不得而知,但听说他后来受不了辞掉工作、跑国外打工度假了,所以事实证明那时的他其实只是“被未来给绑架了!”


被过去绑架的人就更多了


譬如说:“念那个科系出来没有用,不要去念。”简单推理,这样的言语可能是去念了那个科系的人后来把他念的“没有用”传出来的,然后这个“过去”就产生了连锁的“绑架效应”,久了之后科系没有用了、人没有用了,其他也都不用谈了。或是我们也常听到:“我觉得这超出我能力范围,不是一件我做的来的事。”这种用过去对自己的认知,定义自己未来做什么的行为,是一种综合过去与未来的“双重绑架”,完全忽略了“当下”的自己是有能力去创造改变的。


爱因斯坦也说过:“我们不能用创造问题的逻辑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说明我们不该为过去所绑架的最佳铁证。想要能够做自己和时间的主人,穿梭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就必须要随时让自己清醒,了解自己的感受从何而来,仔细思索后,为自己做一个“整合过去、放眼未来,却专注在‘当下’”的最好安排。


我有一位好朋友从小到大都是个领袖型的人,总是在前面领导大家、给予大家正面能量,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发现自己以前根本只是因为害怕孤单,所以才伪装的很正面,他发现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有着这个深刻的伤痕,原来大家眼中的那个领导人,不过就是个被伤痕控制、害怕孤单的胆小鬼罢了。当他发现自己的秘密时,一度和自己过不去,觉得自己的人生被过去控制、未来没有希望。


但这样想是错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停止用不能改变的过去事实去定义未来,或是被还没发生的未来恐惧牵绊住,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就是一颗“活在当下的心”,问问自己,过去与未来先搁着一旁,现在的自己是怎么样的感受,这些感受从哪里来的、什么原因,然后用心去“相信”,相信自己有能力用“现在”的作为重新定义“过去”,并且开创“未来”。


三个小秘诀,“活在当下”绝非难事,但也绝对不简单,要真正愿意透过自己每天的生活来锻炼


■秘诀一、“觉”:用心去觉察


觉可谓“觉察”,简单来说就是真诚去聆听自己内心的感受。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难。虽说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但在生活中习惯响应别人期待的我们早就已经忘的一乾二净了。


我今天有没有最开心的一刻、最糟糕的一刻,什么时候感到愤怒、无力,可以做的练习有每天写日记、一个人旅行这一类“独处”的行为,让自己有时间和自己好好说说话,写日记可以用一个客观的第三方观察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对人、那样说话。


另一个好方法是“禁语”,试试一、两天,或是几小时不要说话,可以听别人说话、到处走走,观察自己听到别人讲了什么话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或是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置身什么样的情境,我们很少给自己这样的功课,真正用心去“觉察”存在于自己内在最深处的那个声音。


■秘诀二、“思”:用脑袋去思考


“觉察”自己的感受后就是要“思考”,这个感受到底从哪里来?可能是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想象,自己是不是应该要被这些想法“绑架”?能不能有不一样的行为、不一样的表达、不一样的自己?


最近街头发生好几起砍人事件,当我们大家看到事件发生后,如果没有“觉知”,就会被困在过去和未来的恐惧中、不能自拔,会害怕在街头遇害或是自己胡思乱想。我们该做的是,深吸一口气,问自己:“我们的恐惧从何而来?”可能来自于我们对于周遭生活环境的“信任已经崩解”,我们真正该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是,表现出猜忌与不信任是不是真正能够“重建信任”的方法。


■秘诀三、“定”:用行动去定义


“觉察”感受并“思考”后,我们要做的是决“定”与“定”义,然后产生当下可以做的“行动”。感受的根源可能来自于过去经验或未来想象,但我们该问的是:“在这些感受与思考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做什么帮我们去前进?”


比方说很多人喜欢做“白日梦”,坐咖啡厅里在幻想中徜徉。做梦是好事,因为面对了自己的感受,可能也思考过为何爱做这个梦,接下来继续想:关于这个梦想,我现在可以做什么能力可及的事,让自己往他更靠近?这样才是建立在未来的美好想象,“专注当下”、筑梦踏实的真正方式。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南京站 n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