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交换,苦劳能不能交换?疲劳能不能交换?牢骚能不能交换?交换首先要明确什么才是可以拿来被交换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客户认可的结果。还拿前面的例子说事,假设你是公司的一个前台,你上班都是提前2个小时的,你下班每次都晚3个小时的,你辛苦不辛苦?当然辛苦,但是如果你是用我刚才的那种不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去完成你这8+2+3=13个小时的工作,这是不是你能拿来跟公司交换的结果呢?显然,上班不是结果。上班你创造了公司认可的价值才是结果,上班本身不是值钱,那是个过程,你上了班这根本代表不了什么,你辛辛苦苦这也不值钱,而上班的同时为公司、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了才值钱;上班为团队解决了问题才值钱。
比如:我做咨询:咨询不是结果,解决客户问题、客户满意才是结果;人力资源部:招人不是结果,招到合适的人并能跟公司走相对长的一段时间的人才是结果;销售部门:拜访客户,你去拜访本身不是结果,你拜访是达成合作意向了,还是签订了合同了?这才是我们要的结果,否则你拜访800次对我来讲也一点意义都没有。
而对于一个结果,在相关《执行力》课程中,我们给出了三个要素:
比如你说:“领导我马上给你提交方案”;马上是什么时候?这就是没有时间。比如你说:“我抓紧给你办”!你抓紧是抓多紧?比如你说:“我下周三差不多吧”?请不要跟我说什么“差不多”“吧”之类的,周三就周三,周三不行你就说周四!多一天都没关系也不要跟我“差不多”!这就是有时间。
结果是拿来交换的,交换需要有足够的价值量;而且这个价值量是多是少,客户说的算,标准在客户那里。比如对一项工作可能有三个不同价值量的结果:
下周三前拜访三家客户,提交拜访记录;
下周三前拜访三家客户,签订销售合同至少一家;
下周三前拜访三家客户,签订销售合同二家,并收5万订金一家;
上面三个结果都是对同一件事的表述,也都是可以检查和考核的,但价值却是不同的。而在工作实际操作中,哪一个结果定义是可以通过的,由客户(这个案例可能是你的直接领导)说的算,客户说“第一个就可以”,那就第一个就可以通过,客户说“这周你只拜访不行了,必须要收订金回来,否则可能影响其它计划”,好,那你就要修改这个结果定义变成第三个那种形式。因为你的结果必须要有价值,而且价值量由客户说的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下属给你一个结果的承诺,但是这个结果,他做好、做坏、做多、做少、做80分、100分,你没有一个标准来评判,你拿到结果的机率是高还是低?各位,不是低,是根本拿不到结果!因为他当时就没承诺过任何东西,你无法考核,你无从追究?所以,一个合格的结果,一定要可以让别人能考核得到,并容易考核得到。那什么样的结果容易考核呢?一般来讲:量化的、数字的、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以检查的结果往往更容易可考核。
【顾问故事】我举个例子:员工的结果定义是:我下周写论文。有没有时间?下周,有时间,但周几没讲,不明确,因为我不能从周一到周五都惦记着你这点事;有没有价值?有,你写论文嘛,但你这个论文会有多大价值量却没体现出来;可不可以考核呢?无法考核!你就说你下周写论文,你写一个字,也叫写论文;写一页纸,也叫写;写了一万字,并且还让领导审批通过了,也叫写论文;甚至你在桌子上扒一个礼拜,那与叫“我下周写论文”了!所以,这是一个无法考核的结果,如果我接受你这样的结果定义,你交上来上面几个结果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你本来也没说你要做到什么程度。
但是这个表述我们换成结果思维重新定义一下:下周五前提交5000论文发至您邮箱。还是一样的一件事,却有了个体时间,价值量5000字也有了个衡量标准;发到邮箱也是可以检查的。这就是一个从含糊思维到结果思维的转变。
【Michael有话】企业靠结果生存,员工也只能拿结果来与公司交换。苦劳对公司生存没有任何意义!
(@培训师马永强在华东师范大学与MBA学员分享《职业生涯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