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礼,范志礼讲师,范志礼联系方式,范志礼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范志礼:全方位解读《西游记》第一讲10
2016-01-20 10193
对象
家长、青少年学生、国学爱好者、中高层管理者、知识分子、大中专学生
目的
提升玉才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成才能力,实现目标管理,培养管理人才
内容
人才玉成大讲堂 全方位解读《西游记》第一讲10 提要: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长生)者;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从猿到人的进化及人类的进化问题。 基本内容: 《西游记》第二回(第九页)叙述道:孙悟空寻仙觅道,驾着枯松筏子,到了南瞻部洲地界,“持篙试水,偶得浅水,弃了筏子,跳上岸来,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空饸、淘盐。他走近前,弄个把戏,装个马虎,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那跑不动的就拿住一个,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说。朝餐夜宿,一心里想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长生)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从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出孙悟空的远大志向。和孙悟空相反,世人却都是为名为利之徒,对此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尤其在下边的诗中,嘲讽了人们的贪得无厌和无可奈何,一是人们执迷于营营苟苟的凡俗生活,一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因衣食而奔忙,以致损害身体健康,不知何时成为阎君的取勾对象。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生产力不发达的一种必然结果。在这种大背景下,能够舍弃享乐安逸和荣华富贵,去寻求长生不老的大道,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当然,事实上很难有这种长生不老的仙方。但通过探索,古人的某些养生方法确实有益长寿,如各类体育锻炼,气功锻炼、讲究饮食、讲究为人处世,甚至包括道德修养,也是有益人们健康生活的。而根据“长生不老,久注天人之间、不生不灭、与天地日月同寿”的说法,那些人们所敬仰的英雄豪杰,有益人类进步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人才、大才就是人们推崇的仙、圣、神、佛。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与日月同辉。诗人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解释,就为仙、圣、神、佛赋予了更积极的意义,从而把人们对英雄、伟人与仙、圣、神、佛的尊崇统一了起来。事实上,人们早就是这样做的。历史上的仙、圣、神、佛几乎都是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例如神话时代的盘古、女娲、三皇五帝,后来的关公、济公,千百年来,他们在人们思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给人们以很大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神通广大,来无影,去无踪,但却能给人们以鼓舞和保佑。这种鼓舞和保佑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象,是人类思维自我激励、自生自长的一种功能。是人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具有的沟通天地人我的特异功能。 《西游记.》推崇道、佛,起始于养生长寿,归属于英明永存、长生不老,取经成功,这既使二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又向人们昭示了一条实现美好愿望的道路。这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即儒教、佛教、道教万法共有的精髓。它一方面解决天人和谐、个体人生身心和谐及其归属问题,另一方面又解决社会和谐和进步的问题。 从故事情节上看,孙悟空到南瞻部洲地界后,穿人衣,学人礼,学人话,因此也可以说是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从人才成长的角度看,他立下了志向,并付之行动,也算是向成才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南京站 n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