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兼谈人与孝行
范旭
孝为德之首。很早以来,古圣先贤就认识到了孝在维系人伦、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都大力提倡,他们著书立说,深究默研,为建立孝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对孝予以研究,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正确与否,愿与同仁先学进行商榷。
一、从古老的话题——人类起源谈起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追根溯源,我们发现,孝并不仅仅为一个民族所独有,而且为人类所共有,孝是 自然界生命形态进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分水岭,也即人类诞生的源头。
自古以来,人类起源之谜就是古今哲学家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在中国,有女娲抟泥造人的神话,在西方,有上帝造人说,最典型的是《圣经》中记载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艺术地说明了人类的起源,但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解开人类起源的疑团。直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发表之后,人们才知道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也就是说人起源于动物。但动物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这又成为一个新话题。这个问题,后来由恩格斯破解。他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十分详细的分析了人的演变过程,这其中,劳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指出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其次,语言的发展、直立行走都为这一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自此,人类起源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现在,人们还在沿用这一说法。但是,近两年最新的动物科学研究和观察,却对此说提出了挑战。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栏目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因为事实上,有不少的动物具有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本领,当然也有直立行走的情况和语言交流。其中,有一种乌鸦,在搭窝时居然能够用喙给绳子打结,还能按照他们的意愿解开帐篷上的绳子。一些猴子能选择合适的石头打砸硬果而食用,还能把石头打开,选择其中有用的石块使用。这种劳动,虽比不上人的劳动高级,但已经具有创造性因素。这样一来,划分人和动物的标准就出现了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