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万宝路当年也是借力品牌再定位一举成名的。最初的万宝路是一种女士香烟,以年轻时尚女性为目标诉求,在市场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大胆革新品牌定位,转攻男性市场,因切合男性烟民旷达野性的心理而使市场销路一路攀升。与万宝路有所不同的是,麦当劳的品牌再定位并不似万宝路潇洒的一步到位,它走的是“壳牌路线”,壳牌从1887年开始使用标识后,先后历经十次变化,但每次均保留了LOGO的核心元素——贝壳,它体现着壳牌对新观念、新产品和新方法的执着追求,这是一种典型的渐进式的品牌再定位,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品牌形象的更新,而不至于原有忠实顾客群和新集聚的目标市场在观念接受上感觉比较突兀。
显然,麦当劳在品牌再定位的实现方式上还是颇为审慎的。
但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品牌再定位如此冒险,麦当劳又为何要走此招险棋。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麦当劳掀起此番风雨的背后实在是迫于诸多的无奈。
(1)品牌利基市场转型
一直以来,麦当劳聚焦的都是以三元核心家庭为主的目标顾客群,并且成功的确立了“家庭”快餐的标杆品牌形象,但这种品牌形象延续几十年后,麦当劳在以家庭为品牌利基的道路上已行走的颇为艰难。“家庭”市场的丰厚利润一直都为各大快餐品牌所觊觎,竞争者的大量涌入使得麦当劳吸引其顾客的举措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彼此间的“新品战”“促销战”等正使得这个行业的利润被逐步摊薄。而伴随着行业光景的日趋清淡,已趋成熟的消费市场却是日见挑剔,他们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苛刻迫使着企业不断增加对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的投入。麦当劳是以“儿童”为标杆启动家庭市场的,这种方式的巧妙曾一度倍受市场的推崇,但“儿童”并没有直接购买力,麦当劳要借力“非购买力”群体引动“购买力”群体,就必须在“非购买力”群体上投注大量的非盈利性吸附成本,如游乐场、娱乐演员等,这部分成本会随着市场的挑剔而逐步走高。
成本高,利润低,“家庭”市场已是形同鸡肋,而在此间,麦当劳看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正在快速崛起,这就是其双向定位中所聚焦的“年轻人”市场,年龄在24岁到35岁间的核心消费群体。随着全球婚姻和家庭观念的改变,社会晚婚晚育和单身独处的现象日益普及,单身和无子家庭的群体正在迅速壮大,它与麦当劳的“家庭”市场定位形成了一种此消彼涨的替代关系,与传统的利基市场相比,新兴的“年轻人”市场显得异常的“优质”,他们集聚着较其他细分年龄段顾客更为旺盛的消费能量,并且由于这一群体尚在建构成型中,他们显得并不挑剔,一般只要卖场的环境、氛围适合他们就可以了,因而,麦当劳需要额外摊付的成本并不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