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元,宋国元讲师,宋国元联系方式,宋国元培训师-【讲师网】
北京华夏易道文化院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宋国元:茶禅一味
2016-01-20 40980

茶禅一味

半明半暗的光线,梵音袅袅的书屋,古朴的书桌,一杯香茗,氤氲的热气,淡淡馨香。闻香,啜饮,再三咂味,直至喉底回甘、神清气爽。偷得浮生半日闲,体味这样的生活,一生能有几回?

而一生,或长或短,感觉总在背负着什么。在背负中行走,人生逐渐迷茫,在迷茫中背负行走,人生逐渐不堪,在不堪迷茫背负中行走,人生逐渐挣扎。愈是挣扎,愈是迷茫;愈是迷茫,背负愈沉……

偶尔翻起过一本佛学的书,破旧不堪,封面劲残,内页卷皱。可读了第一页,再不想放下。一气读完,长吁,内心也充盈“法喜。”

虽未能悟得般若真谛,却竟喜欢上了茶。

喜欢茶的谦静与平和;喜欢品茶时的无牵无挂;喜欢茶里边深邃悠远清香的禅的味道。有人解释禅茶的结缘,说“茶具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以及茶具不乏(抑制性欲)之功。这固然是有理有据。但我想茶之所以成为和尚之家风,只要还是因为茶禅一味的缘故吧。

茶性苦。品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而佛家核心教义“四谛”之首即“苦谛”,人生有八苦,苦海无边。而习佛法、修心养性正是求得回头是岸、苦尽甘来。参禅即使要看破生死观、大彻大悟,而品茗可以产生于禅内在真谛相通的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茶性“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由“静”达到洁净身心、涤除凡尘的境界。佛教也主张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以静为基础。禅宗便是从“静”中创造出来的,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

茶性“凡”。日本茶道宗师利休曾说过:“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透悟大道。

茶性“放”。人生的苦恼,皆因“放不下”,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半日光阴,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被囚禁困锁的自然心性。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和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不是同样的心情吗?

“佛法存于茶汤”,所言诚然。茶与禅,味味一味,融合的无有精神与物质之别,真可谓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禅与茶,天生因缘,任何典故证实似乎都很多余。在这纷扰喧嚣的时代,人生似乎更迷离了。其实一切依然那么简单,诚如赵州和尚说了三遍的那句话:“吃茶去!”

吃茶去!

大家吃茶去!

--文章资料摘自网络--

上一篇 茶与禅
上一篇 养生十大法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南京站 n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