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同文,吴同文讲师,吴同文联系方式,吴同文培训师-【讲师网】
阿米巴经营模式推广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吴同文:不求信仰,只求打开另一扇心门
2016-01-20 41483

不求信仰,只求打开另一扇心门

听晓青山老师〈佛在生活〉而感

    今天上午,由公司组织的内训如期在倍通集团华东培训中心举办,培训主题:佛在生活,讲师是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的晓青山老师。

    因为缘分,让我们上海公司同事、昆山公司同事和苏州总公司领导携同事们欢聚一堂,共同聆听了这一场智慧心雨。

晓青山老师先从我们日常生活开始,由浅入深,通过提问互动,一步步引导我们了解了以下内容(知识点):

何为三佛、三身佛、信、苦集灭道、业力论、慈悲与磐若、小乘与大乘、三字经、四大皆空、五戒五道、十善、五蕴、六根清静、六度菩萨行、几大宗派等。(具体内容可以百度参考)下面本人对部分内容(选五个知识点)进行消化理解与扩展分享:

1、到底要不要信佛?

我们把“信”理解为“信仰”或“迷信”:当理解为“信仰”,那么让你信服的原因是什么?佛的外表?佛在暗中帮你?这些貌似都不能成为充分条件,那么我们或许是看别人信了,所以自己也就“反正我是/也信了”,那么这是盲从的信,而盲从其实已经滑进了“迷信”范畴。晓青山老师问得好:你如果不了解佛是什么,就凭啥信它或不信它?因此,我们不求你信佛,但可以向你普及或分享什么叫佛,然后,它与唯物论/哲学又有哪些联系与区别?因此是否信它、喜欢它、研究它,必先了解它!

    如果联系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中,那么需要你去了解的有哪些内容?公司人文、企业愿景。然后让她根植在你的心里,变成一幅实实在在的图画或情景,既看得见,又摸得着,并且能跟着公司的步伐一起努力,永不言弃!

   2、我对三身佛的理解:

三身佛即:应身佛、法身佛和报身佛。

   应身佛:是可以让我们看得见的佛的外在体现或是通人们的意愿而想像出来的一个佛的外形。这种外形或称之为表象,或真实的,或假意的,或理论的,或是一种口号,或是酒桌上的客套话。

   法身佛:是一种你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用模型来展示的佛的思想或精神,它具有了一种内涵,如果引申到企业,她可以理解为一种企业气质或文化。她也可以比喻成通过上述理论的实践,是真实意愿的体现。

   报身佛:报者,因果报应也。一个人今天的成就肯定与数年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看到别人成功时,会酸溜溜,但你知道他成功前做了多少努力,吃了多少苦,跌了多少跟头?你只看到马云的成功,却不知道马云经常一天工作12个小时。我们只知道马云很有钱,却不知马云曾经吃了九个月的泡面。我们只知道马云座驾豪车,却不知道马云曾经骑单车上班了三年。年轻人梦想当马云,先脚踏实地,切忌浮躁!

   习总也说:空谈误国,我们还是脚踏实地吧!

   3、业力论告诉我们什么?

业力论:关系的互联,感情的轮回。天平洋保险有句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在此,这句化用得很牵强,但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人情?但她不是六月债还得快,她是后续慢慢发力,并且是有惯性的。比如说,今天你帮了我一回,下次,在你需要别人帮助时,我一定会全力帮你。相反,你今天损人一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也许会遭到报应,但生活中以德报怨的案例也数不胜数。

业力论,我们还可以把她理解为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工作中,特别是新踏上社会的新人,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薄积才能厚发。

   4、慈悲与般若

所谓慈悲,简言之就是有一颗慈善之心,她联系到我们工作中,可以理解成“出发点是好的,可惜好心办了错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那么为什么办成了错事呢?原来是自己的能力有限,真心所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以此当成做不好事的理由,我们难道没听到过这样的声音“我也不想把事情搞砸啊”。因此,光有想法还不够,还必须把想法落实到实处,要有这个能力,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智慧加意愿,而这个智慧就是“般若”。

   5、布施

先讲个故事:“他们要的是结果”

同学的儿子念高中时,因为成绩优异,所以经常把作业给其他学生抄,班主任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于是就通知学生家长去趟学校,我同学自然就被请去学校,因为老师在电话里没说事由,所以同学在去学校的路上,心里有些忐忑,会不会是小家伙最近在学校惹事了?到了儿子班主任办公室后,老师说,XXX同学成绩确实不错,但是总给别人抄作业,老师提醒过他几次,他都不听老师的话,继续给其他同学抄作业,这不是帮助同学啊,这是害同学啊!希望你们家长回去能好好协助老师给他作作工作。于是我那同学晚上等他儿子回家,就给儿子说起这事,“你帮助同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光给别人抄作业,人家能懂吗?人家成绩能提上去吗?如果以后同学作业不会做,你可以抽点时间教他啊”。“老爸,你不知道,人家才不听你的口舌,人家只要结果”同学儿子如是道。

是啊,生活或工作学习中确实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但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教的人,或者我们讲布施(狭义)之人,他首先仅是报着应付的心理“帮助”别人,或者假慈悲,干脆我帮你全包了,请问真得可以帮别人全包吗?工作中,经常有师傅带徒弟,如果你是师傅,是前辈,你真心把你的经验传承下去吗?许多企业,连一份标准作业书都没有,或者虽然有,但不能用。

再者,有的师傅、主管确实很用心教下属,并且处处机会教育,但是下属却不屑一顾,甚至始终扛着所谓的90后的“叛逆”烙印,或者是因为害怕改变而不听提醒,依然我行我素,如同学儿子说的那样:他们只要“结果”。但是什么叫结果,结果是对别人或自己能负责的成果才叫结果,抄别人的答案,能对你自己负责吗?

故此借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授之鱼人不如授之渔人。

综上所述,今天我站在管理的角度,把〈佛在生活〉联系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亦可当成〈佛在管理〉,首先:佛是我们企业的愿景,而这个愿景,你必须知道、必须很清晰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同时,你也是愿景描绘的一份子,更是愿景实现后的分享者,所以你必须对她坚信不疑。其次:要想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景目标,我们全体同仁必须上下同心,千斤重担万人挑,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必须无条件地做好你的本质工作,千万不要成为后道工序的瓶颈。最后,请记住“一步一个脚印,有前因必有后果”!

佛学原来如此博大精深,我能领会的仅是几根皮毛而已。

感谢晓青山老师的倾情分享!

                                    吴同文

                                  2013年6月29日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南京站 n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