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刘剑讲师,刘剑联系方式,刘剑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剑: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二)
2016-01-20 41987
三、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评价 (一)评价的涵义和作用。以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衡量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判定作业人员会否受到职业性损害。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二)评价的方法 1、按规定的方法测定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 2、将实测值与标准值比较。如实测值不超过标准值,则可判定这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状况合格,工人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其健康不会受损害。如实测值超过标准值则工人健康会受损害。 (三)评价的标准 1、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1)粉尘毒物的职业接触限值。 a. 最高容许浓度。 b.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2)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 2、标准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四、作业场所有害因素危害的控制 (一)控制的涵义和作用。采取职业卫生工程技术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卫生保健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消除、减弱、限制有害因素,使作业人员不受其害。 (二)控制的对象、措施、对策。 1、控制对象——接触浓度(强度)与接触时间。 (1)控制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 (2)控制直接作用人体的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 (3)控制接触时间。包括单次接触时间和累计接触时间。 2、控制的基本措施。 (1)优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控制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这是控制有害因素的根本性措施。 (2)辅以个人防护措施,控制直接作用人体的浓度(强度)。这是工程措施不能有效控制时的必要的补充措施,个人防护的作用有限,因而不能以之替代工程措施。 (3)配套卫生保健措施,加强对劳动者的个人保护,对职业禁忌症患者不让其从事相应有害作业,对女工未成年工采取特殊保护,对有害作业人员注意营养,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4)采取组织管理措施,强化职业病防治管理,保障以上三项措施有效实施,发挥作用。 3、控制的基本对策。 (1)消除,是通过改革工艺,用不产生有害因素的工艺、设备、物料取代产生有害因素的工艺、设备、物料,使作业环境不存在有害因素,实现本质安全。 (2)减弱,部份消除作业环境的有害因素,使危害程度降低。当降至卫生标准时就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如不能降至卫生标准则还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减弱也是通过改革工艺、设备、选用危害性小的物料和设置安全装置来实现。 提高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使劳动者和有害因素不接触或减少接触是消除、减弱的有效方法。 (3)限制,将有害因素局限在作业环境中的特定空间,使之不扩散(或减少扩散)到作业人员活动的空间。限制形式有: ①限制在一个全密闭(屏蔽)的系统。 ②限制在一个半密闭(屏蔽)的系统内,在系统的开口处(如加料口)将有害因素排走或消除。 ③限制有害因素进入隔离操作室,使室内的有害因素浓度不超标。 ④限制有害因素与人接触(个人防护)。 ⑤限制有害因素与人接触的时间(减少接触时间)。 消除和减弱是通过改变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数量而降低有害因素的浓度。限制则没有减少有害因素的数量,而是改变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布,使作业人员活动的空间中有害因素浓度降低。消除、减弱和限制都必须有足够的可靠性,对危害大的有害因素要采取多重控制。控制的方法往往是多种工艺措施同时采用,以发挥更好的综合效果。 (三)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 1、工程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采用无尘或低尘的工艺及设备,自动化生产减少接触。 (2)湿法作业。抑制粉尘扩散飞扬,加快粉尘凝聚沉降。 (3)密闭尘源。将粉尘限制在密闭罩内不能逸散到作业环境。 (4)通风除尘。将尘源处产生的含尘空气抽走,使粉尘不能扩散到作业环境。 2、个人防护措施。使用防尘口罩等防尘用具,减少吸入的尘量和皮肤接触。 3、卫生保健措施,包括体检,注意营养、增强体质,重视个人卫生等。 4、组织管理措施。包括防尘责任制度、防尘教育、定期测尘、防尘设施维护管理、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等。 (四)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 1、工程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工艺及物料,自动化生产减少接触。 (2)生产过程密闭,将有毒物料限制在全密闭的生产系统内不和人接触。 (3)隔离操作。通过隔离室使会排出毒物的设备与人隔离,减少与毒物接触。 (4)通风净化。将含有毒物的空气抽走,防止污染作业环境和降低环境浓度。 2、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呼吸防护和皮肤防护。 3、卫生保健措施,包括体检,注意营养,增强体质,重视个人卫生等。 4、组织管理措施。包括责任制度、教育培训、操作规程、监测评价、应急预案,防毒设施维护管理、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等。 (五)噪声危害控制 1、工程技术措施 (1)降低声源噪声。改进工艺、设计、加工使设备噪声强度降低,声源合理布局。 (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a. 吸声 b. 隔声 c. 隔振 d. 阻尼减振 e. 消声 2、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等。 3、卫生保健措施,包括体检,合理安排工间休息等。 4、组织管理措施。包括责任制度、教育培训、个人防护监督、防噪设施管理、卫生档案等。 (六)防暑降温 1、工程技术措施。 (1)合理设计。包括厂房设计、热源布置、余热利用、机械化生产减轻劳动强度和自动化生产减少接触等。 (2)隔热。将高温热源与人分隔,如隔热墙、隔热操控室和休息室等。 (3)通风散热,包括自然通风、机械抽风和局部送冷风。 2、个人防护措施。穿戴各类防热隔热个人防护用品。 3、卫生保健措施,包括体检,补充水份,增强营养,安排工间休息和现场医疗。 4、组织管理措施。包括责任制度、防暑教育、工间休息与作息制度、通风设施维护管理、卫生档案等。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南京站 n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