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泓峰,蒋泓峰讲师,蒋泓峰联系方式,蒋泓峰培训师-【讲师网】
均衡管理学创始人、笃行者,中华讲师网特约高级培训师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蒋泓峰:职场人生 均衡发展
2016-01-20 39494
教育均衡问题一直是我国长期一直积极解决的问题,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各地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不是教育学家,但由于职业特性一直关注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大学的生活,也写过几篇有关教育均衡方面的文章如“发展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改革首当发展职业教育”、“ 发展均衡教育需抓住三个均衡点”、“职场人生均衡管理”、“ 和谐世界三大主题——教育•敬老•慈善”等发表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太原日报、中国培训杂志等媒体上,网上转载率也很高,这些文章都是从国家管理角度来谈的,今天面对各位大学生,我很高兴和各位同学一起探讨有关均衡管理思想及其在经营人生、定位社会位置、参与企业管理与个人发展中的运用,希望能对各位同学生活事业发展起到曲径通幽、抛砖引玉作用!同时我真诚祝愿各位身体健康,生活事业均衡稳健发展! 一、居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均衡 1、校园内外的亲情、友情及消费均衡 威•布朗有句名言: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迈入高校里的莘莘学子,在经营校园“象牙塔”生活的同时,始终割舍不下父母、亲朋那种至亲至爱亲情,我们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温暖怀抱,得到了爷爷奶奶、父母、姐妹及舅舅姑姑等亲友的关心和照顾,并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所以大多数大学生虽已到了独立年龄、离开家乡走向学校,但对亲人、家乡有种特殊的眷恋、依赖之情。 我生于山东,长在东北一个贫穷的山区,在校期间也算是高才生,80年1月17日就在我距离高考不到6个月时,父亲不幸被火车撞死,结果我以两分之差失缘于大学。落考的悲观及家境的贫困使我想放弃继续复习高考的机会,当时我的家境贫困到了极限,母亲体弱多病、最小的妹妹只有六岁,但母亲及弟弟妹妹坚持要我复习高考,就这样我82年进入了一所中专。上学后,每月从邮局收到母亲及弟弟妹妹面向黄土背朝天、省吃俭用寄来的20元生活费,我心存疚欠并激发一种动力,半年后我就积极做小买卖、甚至在火车站前卖豆腐脑,弥补生活的吃紧,并刻苦学习,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并遇到了一个好的伯乐。现在虽年龄已大,但内心深处对母亲、弟妹的感恩之请却时常拂煦的脑海里,并成为我激励人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我们知道,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很多,可以说我们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农村。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主要表现在城市和少数人上,大多数农村还是处于贫穷阶段,我相信很多同学存在和我雷同的家境,所以大多数同学都会虽离开父母、家乡到现代化都市生活,但仍旧对父母、亲友有一份内心的眷恋,并能很好的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但也有个别同学离了长久约束自己的家庭、小生活空间,思想观念发生一些改变。入校后,除伸手向父母要钱外,几乎很少或者就不给家里写信、打电话汇报在校学习期间的相关信息,尤其是攀比富家子弟同学的生活。父母主动与他电话沟通、问寒问暖时,存有反感情绪,个别同学竟说:“爸妈,没事不要总给我打电话!”,更甚者,自己的父母到学校看望自己,竟然不让进学校,更不用说见老师和同学了。因为,他怕贫穷的父母给自己丢人。据调查:目前,能主动给父母联系的大学生人数的仅有68%,有大约55%的学生认为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不愿继续接受家庭教育,还有部分学生出现看不起家长的现象,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超出了父母的文化水平,没必要再继续接受父母的指手画脚了。因此,就逐渐疏远了家庭之间的亲情,大部分时间都转向了师生融合、同学交流、朋友聚会方面的友情之间。 “爱故乡、爱亲人”、“爱集体、爱人民”、“爱民族、爱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深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敬佩。罗曼罗兰有句名言: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积极健康有益的情感传递、影响、共鸣,可以促进生活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理解父母的关心和爱子之心,读懂“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会感恩。在学习之余,多和父母、兄妹、亲友沟通,有时一个短信、一个信函、网上的一句话都会让他们开心很久,而对你来说很简单。 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对个别家长的过分教育管制,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因为毕竟父母你接触的环境和知识和你有一个距离,切不可采取不理不采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时刻记得,虽在学校但已到独立年龄,要根据自己的家境、身体、学校等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适度创收减轻家庭负担又增加了社会实践,从进入大学第一天起就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增强克服困难、经受生活考验、承受工作事业挫折的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指出“ 如果没有健康, 智慧就难以表现, 文化无从施展, 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 知识也无法利用。”大学是大学生进人社会, 从“ 自然人”向“ 社会人”转变的最后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大学不再是梦想之旅, 大学生不再是昔日的天之骄子, 更多承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面对社会变革和人生挑战, 特别是经济、学业、情感、人际关系和就业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日益凸显。 2、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均衡 我们知道,大学采用的教育模式是宽松开放式的教育,老师只是宏观上进行指导,不可能象初高中那样逐个地关心、教育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细节问题。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主管理、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以致达到毕业能早日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学生要想毕业后早日与社会接轨,在学习期间,就应该注重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只学习不实践,是学习期间不合理的分配方案,只有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将来才会达到用武之地。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说过: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所在。学后不实习、不动手操作成为束缚自身发展的绊脚石。 上海医科大的马凡明同学从第一学期的寒假就选择了打工实习。别的同学都放假回家过年了,他确默默地在刺骨的寒风中寻觅着专业基本对口的实习场所,起初的三天一无所获,根本没单位接收他的请求,但他没有灰心,最后在一个偏离闹市的郊区小诊所不计报酬的上班了,起先只是给诊所烧烧开水,打扫一下卫生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勤劳的马凡明同学任劳任怨慢慢地得到医生护士的信任,开始帮忙拿药、拿片、誉写病例,结果一个假期下来学习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于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假期开始了他的实习生涯,毕业很快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 当然,有很多同学不会象马凡明那样顺利地就找到了自己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但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同学都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而是倡导同学们抓住假期,特别是寒暑长假这个有利时机,实行自我锻炼,培养与社会的早期交流。哪怕自己找到的是专业不对口的实习工作,比如端盘子洗碗、打扫卫生等,也要坚持如一的干下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好、更多地社会实践知识和社会理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毕业后顺利的投身社会。 3、校内交际与社会交际的均衡 大学生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了一起,带来了各地的风俗民情及不同个性,同时接触到见多识广、与人和善的老师,并于上届及不同学院的同学共聚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领略新的城市及区域文化风采,接触新的知识,这些都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增加了阅历,良好的校内学习交际可以使自己身心愉悦、生活快乐,是进入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但在经济、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校外社会交际也很重要,良好的社会交际即可历练了自己的胆识、学识和智慧,亦增强了自己的社交关系及人脉关系。切忌,在校期间只知校内学习交际,而忽视社会交际,总想毕业后再说,那样会对自己的事业有影响。 西晋史学家、名著《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 山东大学营销专业的孟子良性格开朗、幽默风趣、健谈而喜接朋友,对人豪爽,处世仗义,在校是就结交了包括老师、同学在内的很多好友,为他毕业后的建功立业打好了夯实的基础。一次,在参加“山东三株集团”主办的一次歌咏晚会上,他认识了三株集团的一个副总。作为一般人来讲,留名片,电话只是一种礼貌现象,过后就不怎么联系了或者忘了。然而,孟子良则不然。他会隔三差五的给那个副总联系请教营销方面的有关问题,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成了朋友。结果在孟子良毕业后,就被三株的那位副总请到了三株做销售,原因很简单,一是和那位副总的朋友关系,二是那位副总也看到了他的健谈和善于营销的长处。最后,孟子良做到了销售部经理的位置。现在,虽然三株倒了,孟子良却开起了一家拥有资产过亿元的属于自己的医药营销公司。 在交友方面,别人都反对大学生谈恋爱,我的观点则不同。大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女彼此产生好感,我看是再正常不过了,但在恋爱当中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正确对待自己“恋爱观”,这个“度”掌握好了,不光不影响学习,还会促进双方友谊和事业的发展。 但有一点经验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处对象最好要找不同专业的的,同一专业的夫妻及家族,无论在资源运用或家庭和谐度上都有影响,我们平常总说志同道和,但夫妻之间往往因为志同而不道和。我和爱人考律师的案例。还有,我们都说同学、战友、师生之间的感情是最纯真、会向兄弟那样终生相处,为什么啊!很简单,就是彼此太了解、或不来往或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相聚时来自五湖四海,分手时又天个一方,互不竞争,实际上同学、战友、兄弟、师生竞争起来,是最可怕的,因为亲密的朋友之间没有伟大的人。 二、学习与实践的均衡 “高考时盲于考大学,大学时茫于读大学,毕业时忙于找工作 教给了学生理想主义,却没教实用主义。 1、基础学科与专业知识的均衡 中国学生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国外是有目共睹的。在学校学习好基础知识是人的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从古到今,大凡有所成就者,其知识都无比的宽广,为什么呢?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那句土话:肚子里有货!这个货就代表他的学问,他的知识。如果这些有很大学问的人,在学习的时候其基础知识根基打的不劳,我看没人信。 我国现代著名书画家范曾,他的字画基础扎实,沉稳,挥笔飘逸,功道老成。这说明他练习书画的基础打的好。他虽不是美协、书协的会员,但他的字画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其价值是相当的高昂,每平方尺将近20万元,就是人们看中了他作画的功夫和力度,相信,没有其扎实的基本功,是做不出那些让人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的! 就如达芬奇画蛋一样,功夫是从基础学起的。打好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既使你对基础课不感兴趣,也应坚持苦学,不然,将来用的时候就悔之晚矣! 在专业知识方面,一般学生在高考时选择的就是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专业,当然,也有是按照家长或老师的意愿或为了能上大学而填写的,这会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前途产生一个负面作用。大学专业课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和探索性,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做到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的结合。 有些同学为考研打基础,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攻读考研课程,结果耽误了自己专业课的正常学习,实际上是没有道理的,你首先得把基础、专业课学好了,然后才是考研、考博等进一步深造,否则你就很难继续深造,即使考上也是空中楼阁,难有大作为。当然,在校多学点东西,做一个多面手人才固然是好现象,但要保持均衡地发展态势,学习切忌顾此失彼。请想,一个连自己所学专业都吃不透彻的人才,岂能是一个真正的人才? 2、专业知识与社会常识的均衡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础学科和专业知识,还应掌握更多的社会常识,提高综合素质,以达到全面均衡地发展。 古今中外很多专家学者对基础学科、专业学科学习的都很精,除有个别人物成为行业顶端权威精英外,往往有一大部分却生活事业不得意,看到那些比自己能力差的人生活事业都比自己强,心理很是郁闷,这里面的关键因素就是没有掌握好社会常识。 社会常识首先就是人际交往,所谓交际一是合作,二是沟通。培养交际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动中,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还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来自己来自边远的地区、相貌不好或经历不如别人而封闭自己,其次要从小做起,注意社交礼仪,积少成多;再次要善于去做,大胆走出校门,消除恐惧,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生活中去体会,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另外,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打动人的是真诚,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 其次,就是基本技能的掌握,比如驾照、法律、新闻采写、外语、计算机等现实生活中随时要遇到的基本技能,如果你在学校期间不把这些掌握,应聘工作就比较难,同时到工作岗位上再去学习锻炼,那么会影响你的发展甚至被炒鱿鱼。 3、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均衡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们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 书本知识是提高学生思维和智慧的启蒙老师,是人类发展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走向进步,改变和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的推进器。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书本知识里其理论性的东西相对多些,真正运用到实践上可能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一堂人生必不可少的历练课。 贾小燕,某高校毕业生,在校六级英语都顺利通过了。毕业后抱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走向社会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工作,不料在自己的英语对话交流中,自己却变得哑口无言,不知所对。面对主考官的问话,小贾的脸被憋的通红,眼里包着泪水,嘴里不住地嘟噜着:“我会的,我会的……”悻悻地退出了考场! 实际上,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者比比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不能结合,就业时吃闭门羹者亦不在少数。其实,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两门课程是不分彼此及高低贵贱的,他们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人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积累丰富了自己的大脑,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但要充分认识到,没有社会实践是没有用武之地的。纸上谈兵的理论性的东西只能用于说教,不能用于实践,只能和三国里的马谡一样,只知道熟读兵书,却不懂得因地制宜,上演了“痛失街亭”悲剧。 李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人类生物学博士。1998年开始,李辉要对长江以南每一个民族、部落、民系进行抽样调查的科学考察,这就意味着,他要踏遍千山万水,遍访人群。几年的社会实践,他从中越边境的老山,到南海沙滩的渔村,从贵州的深山老林,到广东的清江碧水,李辉爬山涉水,乐不知疲。通过艰苦的努力,李辉终于收集到了中国南方几乎全部民族部落的材料。在此一基础上,通过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分析,一条南方人群发展脉络的科考资料问世,弥补了许多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不足,继而为人类功能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因此,只有使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均衡地发展,合理地运用,我们大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上用得着的人才,自己才能把多年来学到的知识真正地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真正地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人生观与事业发展的均衡 1、兴趣与职业均衡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兴趣是爱好的前提,爱好是兴趣的发展和行动。如果一个人对某种工作感兴趣,他80%~90%的才能都可顺利发挥出来,而且还能高效率地保持长时间的不觉劳累;如果对此工作不感兴趣,则他的才能只能发挥约20%~30%,且容易疲劳。 华罗庚,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初中毕业就因家庭贫寒而失学在家,由于他对数学很感兴趣,就四处借书并贪婪地读个烂透,他大胆指出《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道数学题解法上的错误,引起清华大学数学教授熊庆来的重视,被破例录用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图书管理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华罗庚就旁听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1933年,仅有初中毕业的华罗庚,凭着最近的兴趣和爱好登上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 大学生无论是就读时选择的专业,还是就业所选择的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均应以自己的兴趣为主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或事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己在做这个事情或事业的同时,就会得心应手,心情愉悦。每当在自己喜爱的事情或事业上做出一些成就的时候,自己就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很多年后再提起这件事也会感到非常的幸福。反之,若做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即使做出点成就,也会很快烟消云散、很快从自己的记忆中被时间的流失而冲淡。 有很多人在感叹,在人生道路中没有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发展的航标,事与愿违,违背了自己的宏远,做了与自己兴趣背道而驰的工作,选择了自己不爱好的职业,从而荒废一生! 当然,每个人都事事顺畅地达到以兴趣选择的职业,也是不贴实际的。社会有社会的分工,事情总是要做的,分工当然就会有不同,就会有差异。但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特别是就业人才推向市场的今天,量才所用,各尽所能,从事自己兴趣方面的职业,是有着很大的战略空间的。 2、读研、出国与择业的均衡 读研、出国是大部分同学梦寐以求的夙愿和追求,但在现实生活中,要考虑家庭、能力、年龄、素质等综合情况,读研出国并非最甲选择。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不枉是促进自己早日成才的捷径,特别是那些家庭并不富裕的中层阶级的同学们,就业就是早日迈向成功的阶梯,通过工作积累了知识和财富,然后再深造,一定程度上要比直接考研、出国效果好。 北京大学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的崔明明和周小菊,都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一家银行录用。后来家境较好的崔明明出国读研。周小菊经过两年的努力很快晋升为中层干部,成了单位的骨干。崔明明留学归来后,却很久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总体看来周小菊的综合发展前景要比崔明明好的多。 当前,学历是很重要,它是就业的敲门砖,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介绍信。但一定程度上学历不代表能力,很多明智的用人单位选择的往往是能力而不是学历。有单位打出:仅要求本科学历,高学历勿进的标语。我们单位招聘就不考虑本科以上学历。因此,先就业再学习不乏是明智之举,在自己上班之余报名参加在职人员读研或更高的学科,这样或许更为妥善合理。 3、回乡、子承父业、就业、创业与发展的均衡 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城、回乡、子承父业、就业、创业等发展方式,都有一定的道理。 比尔·盖茨说:下一个比尔·盖茨是中国的马云。马云说:下一个马云是创业者。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现在大学生创业、子承父业等成为一股风气,国家也鼓励大学生创业并给予了很多政策。我认为,从稳健发展,磨练自己的角度来讲,先就业,积攒一些知识、阅历和经验,然后再确定是创业、异地或本地工作、承继家业,这样是科学的。以免由于自己经验不足而出现挫折后,心灰意冷而不敢创业。有资料表明,只有5%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而成功率只有这5%的3%左右,很多有才华大学生就是因为先创业,受挫折太多,而影响了整体人生发展。 北京大学毕业的陈生就是一个先就业后创业的成功案例。他先到政府工作,十年后,放弃公职开始创业。由于知识丰富,管理经验十足,再加上班多年的人脉关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很快就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很快成为广州的“猪肉大王”。 继而到经营白酒和房地产,打造了“天地壹号”苹果醋,如今的陈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富翁。 (PPT)1999年我与吉林省副省长杨庆才、发改委副主任崔立兴去美国一个华裔富豪家做客,在聊天时他接到儿子电话,然后很开心的告诉我们,儿子告诉他自己亏损了2000万美金很伤心,但他很高兴,我们当时不解,他说自己在世儿子受挫折有他照料能承受,而且有了教训,以后就会减少失误,他就可以放心去天堂了,给子女留下资产不如留下思想、经验,仔细想想还真有道理。 很多父母,都希望子女回到自己身边工作、来发展,以达到相互照应的目的,孩子也有同样的相法,特别是城市大学生。回乡就业为尚不可,但跟着父母发展,很大成分上给自己搭建了个安逸享乐的温床,会使自己不思进取,不自觉地就放弃了自身追求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不能有效的拓展资源,所以一定程度上的教育世家、法律世家、区域富豪也应该值得考虑。我的两个女儿,老大在我身边长大,老二从小就在亲属家抚养,5岁回到家里,很明显老二的独立性要比老大强。 (PPT)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成小燕,在校学习优秀,,校领导有意让其留校任,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在就业竞争如此强烈的今天,那是很多同学梦寐以求的好事啊。结果,当成小燕将这一无比激动人心的喜事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两人却极力反对,说什么早给她在县教育局找好了关系,把其安排在父母任教的单位。并说那学校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是县里最好的学校。还说父母离不开子女,在外人单势孤的出点事没人照顾,老人放心不下等等。最终,成小燕拗不过父母只好返乡。一个优秀的工作岗位被自己的一位同学顶替。目前,成小燕仍在当地的县中学任教,而他的那位同学,经过几年的努力继而到美国进修,目前成了国内小有名气的学者。 其实,回报父母、家乡的方式有多种,古代就有(PPT) “扬名声孝父母”箴言,当在在异地当官、发财、作了学者后,对父母及家乡回报或许更为科学,江浙闽粤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就是得力于大量的百姓移居国外。再者,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看,异地嫁夫娶妻也是好事。 我毕业后考虑到回到家乡会被日常家庭负担牵连,所以就在异地工作,而且心中有一种动力和内疚,结果我84年参加工作,87年都担任了当时省里重点企业一把手,然后就是我对母亲、弟弟妹妹的深重回报。 至于子承家业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空间、立体、均衡、发展高度去考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当然,老子英雄儿好汉。子承父业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道德规制和文化。比如,老子是皇帝,儿子自然就是皇帝。老皇帝驾崩了,小皇帝继位。当年的小皇帝死了,下面的小小皇帝又上台了,文武大臣照样对他是一呼而百应,毕恭毕敬,但小皇帝的独立性、自主性、拓展性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最终导致朝代的颠覆。古代有名的大商人、大富豪当然也是直接将产业传给自己的儿子。(PPT) “晚清中国第一商人” 胡雪岩其家产也是富可敌国,他也是按照传统的方法传给了子孙。结果,也被“富不过三代”的古训所打到!这又是为什么呐?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接班人都是依靠祖业的传承来治理而发展的,用现在的名词说,就是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创新、而改革。 四、价值观与事业观的均衡 1、主观意识与社会现实的均衡 大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拥有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处世哲学和逻辑思维,养成了独特的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但社会发展是一个群体性、综合性因素聚集在一起的,难免要有主流、支流之分,而人的个性也是千姿百态、要维持保证社会的稳健持续发展,人们就要要与社会现实为友,对有些问题逐步解决。某些另类、怪异、离奇的想法及行为,都应附着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这样,才真正的发展自己,在自己的人生中走好每一步。偏离社会主题,有社会发展为敌,极左或极右的思维都是不可取的,亦不予为之的。 出生于80后职业是作家、职业赛车手的韩寒,文笔老练、语言犀利、言谈尖锐,小说一直畅销不衰,可谓80后的另类人物,在职业赛车生涯上多次获奖。 2010年 3月在黑龙江漠河冰雪场地召开的中国拉力锦标赛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正式加入斯巴鲁中国拉力赛车队,显示出了他与社会现实为友,与大众的和谐的心态。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均衡的意见》中指出“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见, 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均衡问题高度重视。 有资料表明: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生活、家庭、社会等各种压力过大,心理落差很是明显。因此,大学生中犯有抑郁症的比例日趋增多。据统计,北京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 郁闷”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 在此,建议同学们要乐观地面对,多多利用学校课余时间走出校门,与大自然、与社会产生更多的交流,真正地做到与社会现实为友。均衡地了解社会现状、规划和发展,才能与社会真正地接轨,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祖国的发展和壮大建言献策,对社会各类新闻、文学、诗歌等媒体踊跃投稿,发表自己的看法及建议,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大学生。 2009年春季,温家宝总理收到清华大学20名毕业生代表的联名信。他们要求到基层、到边疆去工作,并邀请总理来清华园共度五四青年节。温总理看后异常高兴,随在青年节前夕来到清华大学与毕业生代表座谈并高度肯定了大学生的做法。 2、德法相成有序发展 “德、智、体、美、劳”是要求学生成才的基本准则,是学生守则中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德字居首,就是说,人一生的生存与发展,皆应以德为首、以德为重!古人云:“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就是这个道理啊。 所为“法”,即法令、法度、国之法律。为人要刚直不阿,莫触法律,方能完美人生。老子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是教育人的至理名言。 有报道称:吉林省的一所学校,目前校内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制作的80张课桌完好无损,整洁如新。是这些课桌是用特殊材料做的吗?不是,而是这个学校的传统美德相传的结果:在新一届学生到来之际,他们都会遵循老同学那样爱护课桌,爱护校内公共财产,同学们绝不会用“刀刻、涂画、脚踏、跨坐”等不雅的举动来寻坏自己的桌椅,而且向其他同学传授爱护保养的方法。就这样,几十年的蹉跎岁月,使用课桌的同学换了一批又一批,周而复始,保存下了这批具有跨时代历史意义的完整课桌。这就是一种美德、一种让人生永久记忆的传统美德、一种爱护公共财产,大公无私的精神传承美德! 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走向工作岗位做人更要讲人品,为官亦要讲官德。所谓“官德”,即从政道德,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等诸多方面的素养。 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今天,个别大学生在找工作发生困难的情况下,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而误入歧途,走进了传销的队伍。还有的在网上传播不雅信息或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最终是走向犯罪的道路,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因此,德法相济,均衡有序地序发展要自我,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才有更大的出路,才有更大的发展。 3、切忌好高骛远的思想秉性 大学生是未来的人才,是世之骄子,国之栋梁。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当今,应正确对待自己的选择,端正自己的就业观念,摆正自己的就业位置,找好心理定位,正确估量自己的才能,切忌好高骛远,对自己估价过高,盲目增加自己的期望值,做无定性,东奔西跑,最终以委曲求全而告终。 上海医科大毕业的孔静、孟茹等几位同学,被某省中心医院选聘做护理工作,孟茹等其他几位同学均嫌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而放弃。孔静则因家庭急需用钱而留任。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孔静在医院凭着自己的学识和勤奋,遇到有关问题积极向领导建议谏言。不到两年就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患者的认可,其岗位和职务也相应地得到调整和提升,工资自然也就随着水涨穿高,月工资在万元以上。 孟茹先到一家制约厂,因不习惯药厂的气味辞职,后又到两家医院,又因管理太严而离职,最长的一家医院也仅仅工作三个月,待单位发了工资,就把老板给炒了鱿鱼,如今的她还在到处为工作而奔波。 其他几位也是很坎坷,经过几次的就业、辞职,辞职、再就业再辞职,靠父母和同学朋友的帮助维持生存。还有一个同学看破红尘,宁愿大街上捡破烂,夜宿桥头也不找工作了。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一个大学生宁愿要饭也不工作时时?他却说出了是社会放弃了他的笑话怪论。 温州大学的一项跟踪调显示,“工作第一年跳槽的大学生约占70%左右”。一家招聘单位负责人无奈的说,“80后的新员工3个月内流失率可达60%—80%”,其数据是可怕的。 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31万,就业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因此,真诚地希望那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同学要现实一点。刚走出校门,就想找到即工作稳定,工资待遇又好的工作,其难度是相当大的,一定要学会顺其自然,顺时代而发展。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南京站 n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