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华,黄德华讲师,黄德华联系方式,黄德华培训师-【讲师网】
中国国学管理研究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黄德华:读《诗经 小雅 大田》有感
2016-01-20 47746

读《诗经•小雅•大田》有感

黄德华

我自小喜欢古典诗词,由于时势等原因,我选择了理科,有幸考上了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文理并重的高等学府,在那里,我吸收了珞珈山和东湖的灵气,养成了写古典诗词的习惯,至今有80余首古典诗词。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山水和文化并重的圣地杭州,即使工作繁忙,也没有放弃写古典诗词的习惯。2008年从事教学与培训后,我拥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因此,养成了爱看国学的习惯,《四书五经》已看5遍了,逐渐有所开悟。

今看《诗经•小雅•大田》感触非常深,也记起了儿时拾穗的情形,突然感悟到了父母的伟大,他们虽然是普通的人,但他们身上流着“向善守正”的大善大德。

《诗经•小雅》是周王祭祀祖先而祈年的诗。一般而言,作者是周王。但该诗篇也不经意流露或记载了“周王和农夫分配生产果实的事实”。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领悟到3000多年的人性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依然存在。比如《诗经•小雅•大田》中的“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翻译过来就是:那边有不要的稚谷,这儿有未敛的禾束,那边有遗漏的谷捆,这儿有散落的谷穗,便是捡穗的寡妇的实惠。

很多人看到这里,给予了赞扬,说是西周具有“遗穗以利寡妇”的淳朴民风。把“遗穗利寡妇”看成是“人性的光辉”。但是直觉告诉我,这是人性的悲哀(周王人性的丑恶),是寡妇的可怜。丰收了,周王不愁吃穿,千斯仓万斯仓。而寡妇却只能靠拾穗而生。(尽管遗穗也许是农夫们故意不收割殆,用心良苦。为了让鳏寡孤独无依无靠者糊口活命,又免于他们沿街挨户乞讨的窘辱,农人有意留下一小部分丰收果实让他们自行去采拾,那种细腻熨贴,那种宅心仁厚,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有拯溺帮困的恻隐之心。)这说明劳动成果分配不合理,孤寡老幼之人没有社会保障。西周的社会设计存在人性的丑恶。为什么会有遗漏和撒落?无意为之还是有意为之?皆有可能。

在第五次看到这首诗时,我突然记起了,5-7岁的时候拾穗的情节。那是计划经济时代,农户们组成生产大队,农田为公所有,农作物当然也归公(大队)所有,收割后,按公分分配。农户们,只有自由地,没有自由田。大人们用镰刀把成熟的稻谷割到后,一般要放在田里晒1-2天,第二天,农妇们就把它们捆成束后,放在田里,农夫们就把捆成束的稻谷,再捆成一担,挑到大队的打谷场。一般而言,小孩们,尤其是7岁以下的小孩,跟着男的大人们后面,可以拾穗,不会被大队干部赶走。拾来的稻穗,也不用交公,一般私用,常常用来喂鸡,或者换“凉粉”。

我的老家翰溪村,自古小康,有山有水,有肥沃的田地,有无数的溪水,有长年不息的原泉水。这里民风淳朴,忠孝两全,俭勤持家。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人讲“击鼓教孝”的故事。我记得6岁那年,我经常和一大群小孩去拾稻穗,每一次拾稻穗回家,总没有别人多,在炎热的某一天,父亲教训我:你这么这样没用,连拾穗也拾不过人家。母亲也训责我:你手脚这么木,连拾稻穗也偷懒。这是他们第一次同时训责我,我记忆非常深。当时我非常难过。于是,我就不跟着在我老爸后面去拾稻穗,只要是我老妈捆扎的地方,我也不去拾稻穗。一是恨他们,二是怕他们在田野里当众训责我。我跟着别的大人后拾稻穗,经常会被有些大人赶走。但我依然坚持着。之后的几天,我拾到的稻穗都比别人多,几天下来,我老爸老妈就表扬我,说我不比别人差,我妈妈说:你看看,我们骂了你,你就能干多了,勤快多了。我委屈地说:妈妈,不是这样的。我父亲就说:那,这几天,你的拾的稻穗,哪里来的?难倒是别的小孩送给你的?我埋怨地说:别人那里遗漏的稻穗比你们多。父亲严肃地说:这样?那我们宁愿少一点。母亲抚摸着我的头说:错怪你了,今后,不要骂你了。我们宁愿少一点。后来,我有时候跟着父亲背后拾稻穗,发现和以前一样。有时候在母亲捆扎的地方拾稻穗,发现遗漏的稻穗和以前一样的少。当然,我有时候,也会到别的大人们背后拾稻穗,只要他们不赶我走。

那些遗稻穗很多的人家,其小孩长大后,在我们翰溪村,生活处在中下,按乡村的话说,没有出息。而我呢,是翰溪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至今依然是唯一考进前10所大学的。我的弟弟也考上了宁波大学。翰溪村的人都说,我们有出息。尽管,我妈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翰溪村的人,至今还在说我妈善良能干。我爸爸生活平善而俭勤,到我老爸家聊天的人,非常多,因为他们说我老爸,忠厚无欺。原来,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向善向上守正”的父母。大哉,拾穗教子,生生不息。美哉,拾穗教子,向公守正。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南京站 nj.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